小说屋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屋 > 其他 > 大明镇海王 > 第2271章,再次回到大明

大明镇海王 第2271章,再次回到大明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1-28 12:17:47

.qb5.ac,

淞沪黄浦江上面,三艘游轮正在缓缓的靠岸停泊下来。

其中的一艘游轮上面,刘晋站在甲板上看着黄浦江的两岸,脑海中回忆起自己当年第一次来到淞沪时的场景。

那个时候,黄浦江的两岸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小小的淞沪县城都小的可怜,这里是鱼米之乡,是吴语之地,虽然也算富庶。

但是和现在相比,那自然是远远不能相比的。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这里日新月异的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在黄浦江的两岸,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片片繁华的商业街区热闹非凡,一条条规划笔直的宽敞马路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

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行人匆匆,显得非常的忙碌。

这里早已经成为了整个大明,乃至全球前三的超级大城市,常住人口超过千万人的超级大都市,非常的繁华。

除了大明的京津地区之外,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和这里相比了。

这里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优越了,处在大明南北海上航线的中间点,去往京津地区也好,还是说去大明的藩属国倭国、朝鲜也好,都是处在中心的位置。

往南则是浙江、福建、琉球和两广以及大明的南洋诸省,同时也是可以前往大明海外的藩国、殖民地,又可以往澳洲、黄金洲这边。

同时处在长江的出口海,整个长江流域都是淞沪这边的基本盘,而长江流逝一直以来也都是大明最为富庶的区域之一。

再加上当初刘晋还在朝野的时候,主持了疏通长江河道、兴建长江港口和码头的工程,极大的提高了长江的河运价值。

比起后世来,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沿海地区并无太大的区别,长江的河运价值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湖广、江西、南直隶地区的发展都相当的迅速,各省之间的发展较为均衡,这对于淞沪来说自然是大有好处,也极大的促进了淞沪地区的发展。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淞沪这里的土地几乎都是刘晋和朱厚照的土地。

当年为了买下整个淞沪,刘晋和朱厚照可是花了几百万两银子。

当时的几百万两银子可不是现在的几百万两银子能够相比的,在当时海外的黄金、白银还没有大规模的流入大明,大明内部的白银和黄金都很少,价值极高。

那个时候,普通的大明人一年到尾都未必能够攒下一两银子,大明国库一年的税银收入也不过才300万两银子而已。

那个时候的几百万两银子那是真正的无比庞大的一笔资金,刘晋和朱厚照用这笔钱几乎将整个淞沪都给买下来了。

到了如今,可以说整个淞沪都是刘晋和朱厚照的,这些土地一直以来,刘晋都有着极其详细且合理的规划。

居民区、工业区、商业区等等,所有的一切都规划的整整齐齐,这也是淞沪这里发展迅勐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因为有着极其详细且长远的规划,能够规划出适合淞沪发展的正确道路出来。

当然了,刘晋和朱厚照当初的投资也是得到了超乎想象的巨大回报。

先不说土地升值所带来的巨大价值,现在淞沪这里几乎是寸土寸金,关键是这寸土寸金就算了,还根本就没有土地可以购买。

因为刘晋根本就不打算出售自己手中的土地,所有的土地都是只租不售,除了自己麾下的地产商行开发了大量的房地产项目之外。

其它的所有的土地都是只租不卖,不管给多少钱都不卖,租金可以便宜点,长期稳定的收益,还可以伴随着盛业的繁荣而不断的提升,收益非常的可观。

每年从淞沪这里的土地租赁、商铺出租、广告收益、房屋出租、厂房出租上面的收益就无比庞大,可以收到几亿两白银的庞大收益。

这个是每年都可以收到的,并且还是每年都可以有所增长的,事实上伴随着淞沪、天津、京城等地区的发展,这块的收入增长一直都非常的稳健,是刘晋诸多产业麾下最能够提供充沛现金流的产业了。

当初的几百万两银子,现在的收益根本就无法去计算了。

头发发白的刘晋站在游轮的甲板上看着眼前繁华的淞沪,后世的大上海、魔都。

淞沪的优越位置注定了它迟早都会成为一座超级大都市,海上贸易和运输的迅勐发展就注定了这一切。

自己在海外兜兜转转十多年的时间,终于再次回到了大明,再次踏上了大明的土地,自己也是已经到了花甲之年,白发苍苍了。

下了轮船,刘晋坐上汽车,让司机开着车在淞沪这里转上一圈,看看淞沪各地的情况。

或许现在的淞沪还无法和后世的淞沪相比,还没有达到后世魔都的规模和繁华程度。

但是它依然是这个时期,这个世界上的超级大都市,这里的一切都规划的井井有条,整整齐齐,繁华、热闹、喧嚣。

并且相比起后世的魔都来,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现在淞沪这里的人心态相对要更轻松的多。

因为现在的大明帝国是全球最先进、最发达、最强大的帝国,淞沪能够处在全球产业链的顶端。

在这里,造船业、汽车制造、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电气产业、金融等等诸多新兴产业都发展的极为迅速,而这些产业都是需要技术和资本的,也都是这个时期,全球最赚钱、科技含量最高的产业。

这些产业为淞沪这里提供了大量的高薪就业和岗位,也给淞沪这里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庞大财富。

这是后世的魔都所不能相比的。

后世的魔都虽然号称是国际化的魔都,但其实其本身来说还是主要依托背后的庞大土地,在全球范围内的顶尖产业来说,魔都这边并不占有多少的优势。

再加上后世人多资源少,什么的竞争都非常的激烈,这不管是魔都人也好,还是其它地方的人也罢,总归来说活的都是挺累的。

而大明帝国就不一样了,整个大明帝国的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土地广袤,科技发达,工业发达,金融发达,这些都让大明帝国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国家。

生活在大明这片土地上的大明人,自然而然也是这个时期最有幸福指数的人了,收入高、物价低,关键是非常的自信,又非常的骄傲。

这自然而然的,无论是哪里的大明人,心态都相对更加的轻松、平和,没有什么紧迫感,也没有什么地域歧视之类的。

当然,这也是当初刘晋当内阁首辅时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的一点,那就是平衡发展的思想。

不会过多的将财政资金调拨到一个地方去,更多的去注重整体的均衡发展。

像发展长江中游的湖广、江西,发展西南的成渝地区,还有去推动辽东、南洋等地区的发展,这些都是为了整体大明发展的均衡。

从一开始就注重这方面的均衡发展,再加上大明的科举制度也是如此,各省的名额都是根据各省的人口数量来分配的。

故而整个大明整体的发展都是相对均衡的,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偏差,类似于地域歧视的现象就很少、很少。

你京津地区的人可能收入上还比不上辽东、黑土省的农民,还没有人家自由,舒服,在城市里面犹如困在牢笼里面一般,农民反倒是舒舒服服的在乡镇过着舒服的小日子。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教育上,后世在这方面来说,京津地区和魔都地区的教育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占据的资源非常多,相比起其它地方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而现在大明就不一样了,在科举和教育上相对就公平多了。

科技上是按照各省的人数来分配名额,还分了南北东三个榜来考试、录取,总体来说,这个是非常的公平的。

此外在新学上面,因为新学是刘晋所创办的,故而就更是注重这一点,这也更是保证了相对的公平。

当然这个时期的学校几乎都是私人性质的,故而在大明各地、各省,也都有人牵头一起募集资金去创办高校,在很多地方都有各自地方性的大学,这些大学主要是针对自己各地的学生。

相对来说,有钱的地方自然是更有优势,这没钱的地方就要更吃亏很多了。

此时此刻,刘晋乘坐的汽车就在淞沪理工学院的校园里面转着,这所淞沪理工学院就是由淞沪地区的资本家、商人、士绅们一起联合出资建立起来的私人性质的大学。

主要是以培育理工科人才为主,面向的也是主要是淞沪地区本地的学生,学生毕业之后大多数也都是会被本地的这些商行、企业所招走。

私人性质的学校,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学费非常的昂贵,这所淞沪大学也是如此,里面的学生,一年的学费需要100多两银子,这几乎是普通大明人半年的收入了。

家里面要是有几个孩子同时读大学的话,这单单是学费就是一笔庞大的数字了。

但好在淞沪大学这边提供免息的贷款,允许学生在工作之后来慢慢的偿还这边贷款,也算是鼓励教育和学习了。

相比之下当然还是刘晋所创办的这些学校更好,因为都是免费的教育,算是刘晋回馈社会、回馈大明的一种方式。

刘晋很清楚,真正能够改变人一生和命运的只有教育,只有接受了教育,才能够获得知识,明晓是非,拥有无限的可能。

而想要改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那更是需要重视教育,只有千千万万受过教育的人走上社会,为整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的时候,整个国家和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才是充满了力量的。

后世我们为什么能够发展起来?

那是因为我们自古以来都无比的重视教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或许有很多人瞧不起读书人,说读大学没有用,说大学生也是在打工什么的。

但是真正说让自己的孩子不读书的时候,他们又会不肯,又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了,这一切只不过是国人的好强心罢了。

但也正是因为国人重视教育,所以我们才能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大学生出来,培育出大量的科技人才出来。

这才有了整个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就是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对于个人来说,那更是有千千万万的例子,无数的农民子弟靠着教育和读书跨越了阶层。

“不错,不错!”

刘晋一边看也是一边直点头。

重视教育和传承的华夏人,无论如何也都不会太差,再多的苦难都可以挺过来,这个民族主动了是鼎立世界强族之巅的伟大民族。

更重要的是大明人非常的好强,总是什么都要跟最好的比。

就跟后世一样,芯片要做到最好,飞机也要最好、科技要最先进、国家要最强大,反正什么都是跟最强大、最厉害的相比。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好强的国人,尽管表面上谦谦如君子一般,似乎什么都不争,但内心里面,国人都是有着一颗好强之心。

身边邻居有的,自己也要有,身边有人发财了自己也要想办法去发财,放到了整个国家层面了,那就是要做就要做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什么都要成为世界第一。

这样的一种民族特性和精神,这就注定了这个伟大民族一定是可以不断的强盛下去,纵然是有再多的困难,也都无法打倒它,反而会让它变得更加的坚强。

只要有适当的引导,它就可以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巨大力量出来。

刘晋非常的庆幸,庆幸自己能够站在那样的位置上面,为这个伟大的民族和国家做一些贡献,让这个伟大的民族和国家能够不去经历那个困难的岁月,能够成为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帝国。

在淞沪这里转了一圈,刘晋也是感慨万千,内心之中想到了很多、很多。

不知不觉就会拿现在的大明和后世相比,后世总的来说吃亏就是吃亏在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的巨大福利。

没有获得海外的大片广袤土地和资源,以至于生存的空间太小了一些了。

同时也是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错过了最佳发展的百年时间,最终才会有了百年的苦难岁月,差点就被人给打断了嵴梁。

而现在的大明帝国,不仅仅吃上了大航海时代最大的福利,几乎是将全球的土地和资源都给霸占的干干净净了。

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国家都还不算,还有大量的殖民地和藩国,这些殖民地和藩国说到底其实也是大明人的,都是自家人在占着。

而且大明人还踏上了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科技化的道路上,在多种因素的发展下,这才有了现在的强大大明帝国。

如果仅仅只是靠资本主义或者是殖民主义当中的任何一个,其实都不足以让大明帝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变。

这是多方因素的综合在一起的结果。

殖民给大明帝国带来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和财富,将大量的大明人迁移出去,极大的缓解了大明本身的人地矛盾和自身内部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迅勐发展又让大明帝国迅速的变得富有起来,同时也是进一步的推动了大明海外殖民的发展,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

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也是进一步的推动了这一切加速发展,没有科技和工业,殖民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将变得无比缓慢,很难说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就走过别人几百年才能够走过的道路。

当然,本身来说,大明帝国庞大的人口和体量也是欧洲国家所不能相比的,历史上早期殖民的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法兰西等,自身都小,人口也少。

其殖民全球主要是以掠夺贵金属财富为主,只有当工业和科技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他们才具备了真正殖民全球的实力。

大明帝国就不一样了,别的不说,单单是殖民来说,大明帝国轻易就可以将数以百万的庞大人口不断的迁移到新的土地上面去。

如此庞大的人口,这是欧洲国家根本就无法提供的,这个时期的欧洲国家,人口规模普遍在几百万之间,不可能说将自己几百万人都迁移出去的。

只能够在一个个殖民据点,每个据点有着几百上千人的样子,依靠殖民贸易来赚取大量的黄金和白银等等。

而大明帝国则是可以大规模、大规模的占领大片、大片土地,直接将一片土地变成自己的国土,而不仅仅只是掠夺黄金和白银。

这才是大明帝国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走过了欧洲人需要几百年才能够走过的道路,因为大明帝国足够的大,自身有着足够的人口、资金和市场。

PS:求票票~~有点啰嗦了!

今天是大年三十了,在这里祝书友们新年快乐,新年发大财,新年行大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