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屋 > 其他 > 大明镇海王 > 第2224章,全球化经济

大明镇海王 第2224章,全球化经济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12-30 14:06:49

.qb5.ac,

李兆蕃思索着茶陵殖民地的长远发展之道。

因为他知道石油总有一天是会有枯竭的时候,自己李家的人口却是越来越多,不可能说靠着石油永远都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

一直以来李家都是书香门第,家族主要以读书科举为主,这种坐着吃饭的日子并不是李家的生存方式,也是不符合李东阳留下来的遗训。

李东阳来过茶陵殖民地,也是给李兆蕃以及李家人留下了遗训,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话便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李家不能躺在石油上面成为毫无作为的米虫。

所以李家才会大力的支持自己的家族子弟去读书,去考科举、考大学,因为只有读书了,有知识了、有文化了才能够真正守住李家的这些庞大财富。

自古以来都如此。

有些人可能一夜暴富了,但是却守不住自己的财富,很快就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将财富给败光。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自身没有什么文化、没有什么知识,懂得东西太少,见识太少,所以德不配位,根本就留不住庞大的财富。

自古以来,但凡能够一直延续的大家族,基本上都是无比重视自己家族子弟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深知,只有知识这个财富是别人无法抢走的,也是最宝贵的财富,有知识,财富自然就会随着而来。

“投资什么比较好呢?”

李兆蕃的脑海中思索着。

现在可以投资的地方有很多,别的不说,单单是将资金拿到大明天津证券交易所或者是南非证券交易所去购买股票,每年也都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

这两个证券交易所目前是全球仅有的2大证券交易所,大量的商行、工厂在这里上市,其完善的制度也是可以确保投资者的权益和收益,每年的年底分红的时候都是股民们最开心的时候。

“冬冬~”

就在李兆蕃思索之际,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进来~”

李兆蕃回过神来说道。

很快,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面带笑容的走了进来,这人叫李延川,是李兆蕃哥哥的儿子,才从南非工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哦,是延川啊!”

看到李延川,李兆蕃顿时就笑了起来。

“叔叔~”

李延川也是恭敬的行礼。

“坐吧。”

“谢谢叔叔!”

一番寒暄过后,李兆蕃也是问起李延川的学业来。

“你在南非这边读书读的怎么样?”

“我已经毕业了,准备回我们家族里面做事。”

李延川连忙回道。

“很好,我们李家就是需要向你这样上过新式大学的人才回来,这样才能够发展的更好。”

“正好,我也是在思索我们李家以后的发展之道,你也可以帮帮我。”

李兆蕃一听,顿时就满意的直点头。

李家人才济济,不过很多都是读传统旧学的,这科举考试的道路可就艰难多了,虽然说家族里面有几个子弟考上了举人,但一直都考不上进士。

即便是考上了进士可以在大明或者是宁国、楚国做官什么的,对于李家来说其实也已经无所谓了。

因为李家举族迁移到茶陵这里来了,在大明这边仅仅只有湖广老家还有一些田产、房产,除此之外并无其它的产业和人了。

所以对于李家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眼前这个拼尽了李家所有一切打拼下来的茶陵殖民地,这里发展的好坏才是李家最为重要的。

读旧学显然对于李家殖民地是没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的,这里虽然说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但并不需要建立什么王朝之类的。

因为这里的人口就那么一点点,还都是李家自己人。

你学旧学对于这里来说就是屠龙之术,毫无用处,反倒是学习新学,对于李家来说非常的重要。

李兆蕃其实就有意发展炼油业,自己来冶炼石油,直接出口成品,这样的话,收益比起直接卖原油要更高不少。

但是冶炼石油这是需要技术和设备的,设备还好说,只要肯花银子都可以买过来,唯独这个技术,如果自己家族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什么都依靠外人的话,终究是不可靠的。

另外李家还有庞大的财富,该如何打理这边庞大的财富,这也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

时代已经不同了。

现在早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靠着读书做官,有钱之后大量囤地,然后收地租的时代了,现在全球的粮食价格都极其便宜。

指望着囤地收地租的那点收入,李家人都喝西北风了。

现在全球投资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这些在新学大学里面都是有学习的,尤其是学习财经类专业的,至于传统的旧学。

你别指望一群之乎者也的书生能够有什么投资意识,他们一贯都是看不起金银钱财的,觉得这黄白之物最是玷污他们读书人的清高。

让他们理财,他们可能一年都给你亏的七七八八了也都是有可能的。

“叔叔,我还年轻,什么都不懂,可能都帮不上你什么忙。”

李延川谦虚的说道。

“哪里会啊~”

“南非工业大学啊,这可是南非最好的大学,里面出来的人才遍布全球各行各业呢。”

李兆蕃笑了笑,接着也是谈起自己李家茶陵殖民地的未来来。

“我们李家虽然有这块殖民地,现在靠着石油的收入日子过的还不错,但是这石油也总有开采完的时候,我们李家不可能永远靠着石油过日子。”

“总归来说,我们李家还是要想办法去做一些其它的事情,多发展一些其它的产业,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财富一直延续下去,不断的变大,家族才能够一直壮大下去。”

“可是,在我们这里,条件太差了,什么都发展不了,除了石油还能够发展下石油冶炼业之外就没有别的可以发展的了。”

李兆蕃说到这事情的时候,也是烦恼的很。

“叔叔,你的担忧是很有道理的。”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挖一点就少一点。”

“我们李家确实是不可能一直躺在石油上面。”

李延川听完,也是郑重的点头表示了赞同。

“哈哈,你也这样认为,那你觉得以我们李家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去做?”

李兆蕃笑了起来问道。

“其实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的目光仅仅只是局限在我们李家的殖民地上面,而是应该放眼全球,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意识。”

李延川想了想也是说道。

“全球化的视野和意识?”

“详细的说说。”

李兆蕃一听,顿时就来精神了。

李兆蕃本身其实就是传统的读书人,所受到的教育也都是传统的旧学教育,故而虽然知道李家不能躺在石油上面,但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是!”

“所谓全球化的视野和意识,其实是我大学里面一个教授提出来的。”

“他说当今之时已经不同于以往几千年的,以往全球各地的历史,往往都是独立的,彼此之间很难互相影响,即便是有所往来,无论是规模还是人数都很小,不足以对全球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但如今就不同了,全球正在飞速的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彼此互相影响,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彼此之间的影响就更大了。”

“当大明北方地区遭遇了大寒潮大量的牛羊冻死的时候,第二年羊毛的价格必然会上涨。”

“当南洋的橡胶种植园出现病害导致橡胶减产的时候,橡胶相关的产品都要大幅度的涨价。”

“当我们波斯湾的油田产量减少的时候,全球的油价都要因此上涨。”

“这些都足以说明,全球的经济正在逐渐的朝着一体化和全球化发展,各个地区之间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推动,依靠自身优势,在这个庞大的体系当中占据一席之地。”

“比如我们李家茶陵殖民地,我们这里生产石油,开采石油的成本非常低,所以我们有石油方面的优势。”

“再比如天竺大陆这边,气候非常适合发展农业,所以宁国和西洋联合商行的是现在最主要的香料、粮食、蔗糖、茶叶的产地。”

“再比如南黄金洲这里,这里有着广袤的草原,水草丰美,故而极其适合放牧牛羊,以畜牧业为主,出产的牛羊不仅仅品质好,价格还很便宜。”

“这些都是最典型的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种表现,一个地区的经济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也凸出自己的优势,获得这个领域的绝对竞争力。”

“这样的一种经济模式,在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是不具备的,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因为在以往的时候,人们是要吃饭的,要填报肚子的,即便是不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那也是要发展农业,因为不种地就要饿死,搞其它的产业是不行的。”

“即便是可以发展起来,往往因为交通和运输等等缘故,也是无法运输出去,更不可能说将产品卖到万里之遥的地方去。”

李延川想了想也是开始详细的讲起这个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经济的内容。

“现在之所以会出现全球化经济和一体化经济的新情况,这和我们越来越发达的交通、运输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火车、汽车、轮船,这些都极大的便捷了人和货物的往来与贸易,大明帝国京津地区生产的汽车可以卖到全球的任何一个地区去。”

“全世界范围内的原材料也都可以运输到大明帝国去,这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在这样的一种发展趋势之下,全球各个地区都将卷入其中,并且深受影响,能够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和潮流的地方,则是能够迅速的在全球化经济当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反之,如果不能适用和顺应这种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趋势,则必然会逐渐的被时代所淘汰和抛弃。”

“以我们身边的波斯和埃及来说。”

“波斯和埃及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种植棉花,种植出来的棉花质量非常好,非常受欢迎。”

“但是这两个地方并不是很适合发展农业,尤其是埃及,其农业只能够依靠尼罗河水来灌既,在发展农业上并不具备优势。”

“如果波斯和埃及人只是种粮食的话,他们或许可以养活自己的人口,但并不能富裕起来。”

“因为在全球范围来说,他们种植粮食是并不具备任何优势的,远不能和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化耕种的大明帝国、南非殖民地相比。”

“大明的黑土省、河中省、辽东省、北黄金洲四大粮仓,土地开阔而平坦、肥沃,采用机械化的耕种方式,效率极高,产量大、成本低。”

“大明帝国的粮食即便是运到了埃及、波斯人的手中,其价格都还要比他们本地产的粮食更低,而且质量比他们本地的粮食还要好很多。”

“所以单纯的从经济角度来说,波斯和埃及这些地方种粮食是不如种棉花划算的。”

“他们完全可以种植棉花,以不错的价格卖给大明人,然后再从大明人的手中购买廉价质量更好的粮食,这样还可以有多余的收入。”

“如果只是单纯的种植粮食,他们很有可能只是能够勉强的填饱肚子,一旦遇到干旱的年份,甚至于连填饱肚子都是问题。”

“这就是全球化经济的一个体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要融入到全球化经济之中,并且也必将融入其中。”

李延川喝口茶水,润润自己的喉咙。

“因为这是市场的选择和必然性,在经济导向的作用下,人们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方式来过的更好。”

“原来如此,我和波斯的一些官员谈论过这个时期,他说波斯越来越少的人种植粮食了,大家都在种棉花、养绵羊,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道理在里面。”

李兆蕃听完,顿时就恍然大悟一般的说道。

现在似乎好像已经有些明白了,以前的时候总是搞不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来这背后竟然是这样的道理。

“是的,其实波斯、埃及在这些这方面的影响还不算太大,只是在农业上遭到了冲击,在我们大明海外的这些藩国、殖民地,这种影响就更加的深远了。”

“我们茶陵殖民地和张氏殖民地出产石油,我们甚至于自己都不种粮食,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依靠进口,我们只是单纯的依靠石油都可以过的很不错。”

“还有楚国这里以畜牧业为主;宁国以蔗糖、香料和茶叶为主;南非殖民地自身有工业优势,所以以轮船制造、汽车制造、电气产业、钢铁产业为主。”

“还有大大小小的殖民地和藩国,几乎都在说明这一点,顺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殖民地和藩国都发展迅速,迅速富裕起来。”

“相反不顺眼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藩国和殖民地,往往都发展的极其缓慢。”

“像西非黄金海岸的兴国,兴国本身不具备发展工业的基础,硬是要发展工业,结果大量的投资砸进去,血本无归。”

“兴国要技术没有技术,要人才没有人才,能够发展什么工业,他们最好的发展道路是走种植园经济,种植一两种经济价值较好的作物,融入全球化的经济之中才能够发展起来。”

李延川点点头继续说道。

“那这样说来的话,我们李家的殖民地这是只能够一直开采石油了?”

李兆蕃想了想说道。

“是以石油为主的相关产业,比如石油冶炼和石油化工!”

“石油它不仅仅是可以用来冶炼成汽油、柴油之类的,同样也是还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工利用的用途也是非常大的。”

“单纯的出口原油,我们只能够吃石油这个产业链上面的小部分,想要充分的扩大我们的收益,那就必须要去发展石油冶炼和石油化工。”

“并且一旦这两个产业可以发展起来的话,我们也是可以慢慢的走工业化的道路,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我们有着石油的巨大收入,完全是可以在全球范围进行投资。”

“比如在澳洲和黄金洲这边,有很多优质的铁矿、铜矿,这些地方交通不便,开采需要大量的投资,我们完全是可以去投资这些铁矿、铜矿的。”

“还有南洋地区的橡胶种植是非常不错的,我们也可以在南洋地区投资大量的种植园,种植橡胶。”

“我们也可以投资南非、大明的一些商行、工厂,这些商行、工厂发展迅勐,效益很不错,很多都是缺少资金,无法快速的扩张,我们完全是可以投资这些工厂、商行的。”

“不一定是非要局限于在茶陵这一亩三分地上面,我们大明人坐拥全世界最多的土地和资源,可以投资的地方很多,并且大明帝国的体系之下,其实无论到哪里都差不多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更多的向当今大明内阁首辅刘公学习,刘家麾下的产业遍布全球各地、各大产业。”

“刘晋没有独属于自己的殖民地,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殖民地都有刘家的股份,连我们茶陵殖民地,刘家当初仅仅只是投资了几百万两银子就分走了一半,这样的投资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类似于这样的投资,刘家还有很多,在诸多的领域内,都有他们刘家的身影,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好像不显山不露水的,但刘晋这棵参天大树的根须早已经深深的延续到了全球各地,各个领域去了。”

“刘晋的刘家?”

听到李延川提起刘晋以及刘家,李兆蕃也是忍不住的直点头。

想到处自己茶陵殖民地困难重重,都要混不下去了,刘晋直接甩了几百万两银子给自己买了茶陵殖民地的一半。

当时自己还觉得赚了,还高兴的很,结果到了现在,这笔买卖一直都被李家的人所深深的吐槽,亏大了。

仅仅只是几百万两银子而已,茶陵殖民地现在一年卖石油都可以卖几千万两银子,刘晋当初投资的几百万两银子,现在每年都有极其庞大的收益。

说实话,李家有不少人都嚷嚷着要找刘晋这边商量着将另外一半所有权买回来,但这事情李兆蕃可不敢和刘家去提。

一方面这是关系到李家声誉的事情,当初说好的事情,现在反悔的话,李家的信誉将澹然无存。

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刘家也不是一般的家族,无论是在大明还是南非,又或者是其它的各个藩国、殖民地等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你和刘家人玩过河拆桥,别到时候整死了自己。

刘家是当今全球范围内影响力极其深远的超级大家族,其拥有的影响力和财富超乎想象,已经超出了李家现在所忧虑的范围了。

李家只是考虑着如何延续和壮大自己的财富,刘家早在几十年前的时候就已经布局全球,布局未来几百年的发展和格局了。

“你说的很好啊!”

“这新学还是非常有用的,比起你那些读书旧学的兄弟来,你的见识和思想都要高出几个层次,是我们李家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李兆蕃夸赞其李延川来,这听了李延川的一番话,李兆蕃算是对现在全球经济和格局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了。

这李家以后该怎么走,他心中大致的也是有一定的数了。

茶陵殖民地虽然说是李家的,需要好好的经营,但也不能被茶陵殖民地所限制了,而是应该放眼全球,融入全球化经济的之中去,同时也是不断的融入到庞大大明帝国的体系之中去。

这样的李家才能够算是真正的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李家,而并不是局限于茶陵这个小地方的李家。

要放眼全球,着眼于全球以及未来的发展。

PS:两章合一章了,懒得拆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