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屋 > 其他 > 大明镇海王 > 第2097章,丰收的烦恼

大明镇海王 第2097章,丰收的烦恼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10-27 11:00:02

.qb5.ac,

黑土省大丰镇。

伴随着秋天的到来,丝丝的寒意袭来,整个大地一片忙碌无比的景象。

一望无际的平坦开阔田野上,金色的麦浪伴随着一丝丝的寒风在随波而动,一辆辆收割机行走在麦浪之间,快速的收割这些粮食。

已经上了年纪的李木匠现在开始逐渐的脱离生产了,坐在路边看着眼前的一切,脑海中回忆着自己的一生。

出生在秦岭大山之中的山区,从小都是山民,虽然继承了自己祖上的几亩薄田,尽管自己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的一辈子,然而粮食依然是不够吃的。

尤其是当自己的几个儿子逐渐的长大,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时候,李木匠的生活极其的艰难。

一直到了后来,自己的大儿子李大移民到了黑土省,自己家才算是慢慢的过上了好日子,儿子一个接一个的移民出来,最后李木匠自己也是跟着一起移民出来,迁移到了黑土省这里。

在黑土省这里,李木匠才算是真正的过上了好日子。

家里面的土地广袤,每年产出来的粮食庞大无比,有时候都卖不出去,只能够养牲畜来消耗一部分的粮食。

在这里,饥饿早就被大家忘记了,大家讲究的是要吃得好,蔬菜水果,肉食还要均衡搭配,明明产小麦可以吃面,很多时候又经常买米吃米饭。

自己的宝贝曾孙那是挑食的很,这不吃、那不吃的,也是要让他们像自己小时候山里面一样,什么都没有吃的情况下,看你还吃不吃。

“还是现在的时代好啊!”

李木匠感叹一声,缓缓地去起身,想要去帮帮忙,但很快就被李大给制止了。

“爹,你就在旁边坐着就行了,都一把年纪了,家里面也不差你一个人做事。”

李大扶着自己的老爹重新坐好,现在李木匠自己都已经不开收割机了,都是交给自己的儿子去开了。

“今年我们镇种的麦子多啊,也不知道好不好卖。”

李木匠再次坐下来,看看周围广袤的原野,一望无际的麦田,伴随着道路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

“放心吧,今年的麦子价格还是很不错的。”

“我们大明本土北方的几省遭遇了大旱,几乎都绝收了。”

“另外奥斯曼帝国、波斯、欧洲也都遭遇了大旱,粮食产量锐减,都需要大量的粮食,现在我们黑土省的粮食主要都是出口到欧洲这边。”

“我们家的面粉厂又接到商行的订单了,尽管放心的去生产面粉,有多少就收多少呢。”

李大笑着说道。

当初一个山里面什么都不懂的小伙子,到了现在,李大也是自己去学了一些文化知识,认识了一些字,也是开始慢慢的养成看报纸的习惯。

多年下来,李大现在也是知道紧随时事政治了。

“那就好,那就好。”

“还从来没想到有一天粮食也会多到卖不出去发愁的地步。”

李木匠高兴的点点头。

在他们这些老一辈的观念当中,粮食那是精贵的东西,从来都是只愁着不够吃,不够多,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粮食多到会连卖都卖不出去的地步。

也就是这两年,大明开始大规模的出口粮食到欧洲去,在以往的年份,黑土省这里几乎每年都有大量的粮食卖不出去,只能够磨成粉用来喂猪牛羊、喂鸡鸭鹅什么的。

刚来的时候,李木匠还为此心疼过一阵子呢,因为都是上好的粮食,以前在山里面的时候那是吃都吃不上的,现在竟然直接拿去喂牲畜,多可惜啊,多糟蹋啊。

“我们黑土省啊,还有很多、很多的土地都没有耕种呢,现在开垦出来的田地还不到这里的一成,大面积的土地都还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也就这两年粮食价格稳定,又可以卖出去,不然大家都不怎么愿意种粮呢,还不如种草养牛羊来的好。”

李大笑了笑说道。

出了大山你才能够真正明白外面的繁华与富庶,要是还待在山里面的话,恐怕现在都还在吃饱饭烦恼,哪里能够像现在这般富裕、舒服。

即便是黑土省的移民在不断的开垦土地,但黑土省依然是地广人稀,广袤的黑土省,南起黑海北至北冰洋,西起波罗的海,东到乌拉尔山脉、高加索山脉。

如此广袤的土地,即便算是本地的原住斯拉夫人,人口的总数也是仅仅只有不到一千万人,可以说是非常的地广人稀了。

移民们开垦出来的土地占总的土地面积依然是很少、很少的,依然还有大量的地区是广袤的草原、沼泽,野羊、野马成群结队,狼群呼啸。

“那明年还要不要多种一些地了?”

李木匠始终是搞不懂,为什么这个粮食会多到卖不出去的地步。

“不种了,我们家啊,还是多养一些牛羊猪什么的吧,这粮食啊,差不多够了。”

“即便是整个欧洲不种粮,我们黑土省也足够养着欧洲这边了,今年大家都种的多,明年肯定更多,到时候粮食一样会不好卖。”

李大摇摇头说道。

今年的粮食肯定是不愁卖的,奥斯曼帝国、波斯、欧洲都因为干旱粮食大幅度减产,需用大量的粮食。

但是明年就不一样了,明年要是大家都风调雨顺的,你又继续扩大耕地的话,恐怕到时候产出来的粮食就要烂在仓库里面了。

李大对此还是非常肯定的。

现在黑土省的粮食主要就是出口到欧洲这边,大明本土对于黑土省的粮食需求很少、很少,因为大明本土这边也有着诸多的产量低。

河中、辽东,再加上长江流域、南洋等地,大明本土的粮食也是有大量的溢出。

以前种粮的大省北直隶、山东、河南、陕西、山西这些省份,现在基本上都不怎么种粮了,而是改种棉花、蔬菜、水果、花生、大豆、玉米这些经济作物。

因为大家发现种粮根本就不赚钱,反倒是种一些经济作物可以赚钱,自然而然慢慢的就没人种粮了。

另外还有南洋地区,其实也是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的,一年三熟,甚至于可以做到2年7熟,但就是这样的好地方,南洋地区大部分土地都是用来种甘蔗的,因为种甘蔗更赚钱,那些种植园主才不会傻乎乎的去种粮食呢。

种粮是不赚钱的。

这已经是大明农民的一个共识了。

“唉,搞不懂,搞不懂这个时代啊,粮食也会有不好卖的时候,那么便宜,多好的粮食啊。”

李木匠微微摇头,实在是搞不懂这个时代。

粮食多到卖不出去,而且还都是上好的精粮,价格还便宜无比,多到大量的用来为牲畜。

“铛~铛~”

“收粮了,收粮了。”

“直接收麦子了,直接收麦子了,2文钱一斤,2文钱一斤。”

就在李大和李木匠聊着粮食的时候,有商人带着自己的伙计敲锣打鼓的在道路上喊了起来。

“麦子都能够卖2文钱一斤?”

听到这个声音,李大的眼睛微微瞪大,随即也是赶紧走过去看看。

等到李大过去的时候,已经围了不少的人在哪里了。

“真的假的啊?这麦子都能够卖2文钱一斤?”

“当然是真的了,麦子不需要你们磨成粉,带壳的麦子,2文钱一斤,有多少收多少。”

伙计一听,也是连忙说道。

“那可以啊,我家有100多万斤麦子,你们什么时候过来收?”

有人得到了肯定,当场就说道。

“我家也有200万斤麦子,你们收的话带着银子和车过来。”

“我家也有几百万斤麦子。”

其他人也是纷纷的开口说道。

在以往这个带壳的麦子也就是一文多一斤,没想到今年竟然涨到2文钱一斤了,这确实是涨了不少,也是大概的能够看得出来,现在国外对粮食的需求非常的旺盛。

“行,行~”

“大家都不要急,我们有的是银子,是大商行,大东家,大家的粮食都收了。”

商人见大家手中的粮食都很多,顿时也笑的合不拢嘴。

他们这些商人这一次也是看准了时机,知道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欧洲这边粮食产量大减,这粮食买卖肯定赚钱。

这最近的产粮地就是黑土省了,故而也是有不少的商人前来黑土省这边收购粮食,然后运到奥斯曼帝国和欧洲这边去卖。

只是这些商人并不会明白大明高层的布局,大明帝国是要用粮食来控制住欧洲,乃至全世界,要将全世界都纳入大明帝国庞大的资本主义洪流之中。

让全世界都成为大明帝国的原材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地,像奥斯曼帝国、波斯、埃及这些地方,适合种棉花,那就不该种粮食,全部来种棉花,这样大明的纺织业就有了原材料。

最好是他们再多养绵羊,剪羊毛,这样原材料就更充足了,大明的工厂就可以开足马力的生产,再将源源不断的廉价、精美布匹送到他们的手上。

商人们逐利,自然而然也是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帮助大明的粮食渗透到全世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