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屋 > 其他 > 大明镇海王 > 第2076章,欧洲大饥荒

大明镇海王 第2076章,欧洲大饥荒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10-16 13:02:43

.qb5.ac,

“陛下,严重的气候寒冷,小冰河期异常的气候,这必然会对我们大明造成巨大的影响,臣以为,我们还是应该要尽早多做准备,以备万一。”

刘晋再次向弘治皇帝提起小冰河期的事情来。

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全球范围内都在逐步的朝着小冰河期发展,其威力影响全球各地,不仅仅是大明这边气候寒冷,各种各样的极端天气频发。

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差不多,欧洲这边的情况不比大明好到哪里去。

根据香港总督这边所汇报上来的情况来看,欧洲地区的气温比起往年来都要低很多,并且在初春开始春耕的时候,天气骤降、骤升,气温变化极大,给欧洲的小麦种植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两年欧洲的情况比起大明来更惨。

另外黄金洲、南半球这边的情况也都差不多,小冰期时期的极端气候频发,影响很大。

尽管现在还不是小冰河期最厉害的时期,小冰河期最厉害的时候大概是在历史上崇祯朝时期,那个时候连年干旱,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连续七八年大旱的情况,并且伴随着干旱的还有此起彼伏的大瘟疫,连当时的京城人口都锐减了一半以上。

现在距离这个时期还有大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小冰河期的威力也已经开始逐渐的显现出来,纵然是酝酿期,它对于全球的气候也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嗯~”

弘治皇帝郑重的点点头,前年的时候如果听了刘晋的话,可能去年的损失就可以更小一些,当时自信的认为以大明的情况,即便是出现什么自然灾害也足以轻松应付。

谁知道大旱可以应付下来,可是伴随着大旱而来的鼠疫差点是让大明朝损失惨重,动荡不安了。

“陛下,臣以为我们现在应该派遣官员去彻查我大明各地官仓里面的粮食数量,掌握各地粮食的储备情况。”

“对于粮食储备不足的仓库,应该及时的从产量地调集粮食进行补充,一旦出现灾荒的情况,各地还可以依靠储备的粮食来应付和度过。”

“其次,继续大力推广番薯、土豆和玉米的种植,这几种作物比较耐旱、耐寒,尤其是番薯,它对于干旱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

“多种植这些耐旱、耐旱的作物,将可以有助于减轻灾荒的影响。”

“第三,贯彻落实瘟疫的防控、防御制度,要求各地官府密切注意本地的情况,一旦发生瘟疫立即启动相关的封控措施,将疫情扼杀在源头。”

“第四,朝廷大力开发两广、琉球、南洋、黄金洲等地,这些地方受纬度低,受寒冷的影响较小,气候也相对稳定,有利于农业的生产。”

刘晋拿出自己准备的另外一份奏疏,向弘治皇帝提出了自己的几个建议。

应付这种极端的气候,最重要的当然是粮食。

根据历史记载,这一次的小冰河期期间,大明处于改朝换代的事情,人口由顶峰时期的近2亿人口锐减到了仅仅只有几千万人的程度,一直到清朝中期的时候,人口才逐渐的恢复到2亿的程度。

当然,不仅仅是大明朝,同时期的欧洲,人口也是出现了锐减的现象,尤其是在北欧地区,气候更加的寒冷,人口大锐减,不及原先的一半。

连享受大航海时代福利的英格兰、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在小冰河期时期人口也是减少了很多,圣神罗马帝国的人口更少减少了一半以上。

这主要也是因为受到了小冰河期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粮食产量都锐减,饥荒非常的普遍,人口锐减。

小冰河期之下,农业影响最大,粮食产量锐减,饥荒在全球范围内来说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现在大明人口增长非常的快速,人口众多,这对于粮食的需求自然是非常的旺盛,尽管有众多的产量地。

但是这些产量地受小冰河期的影响都非常大,像辽东、河中、黑土这三地,现在是大明最为主要的粮食产地。

但其维度相对较高,受到的影响更大,一旦频繁的受影响,这对于大明的粮食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刘晋就想到了两广、琉球和南洋等地,这些地方纬度低,气温高,受影响更小,只要将这些地方的土地开垦出来种植粮食,让这些地方成为大粮仓的话,大明的粮食安全自然是更有保障了。

要知道在后世,这些地方可都是重要的产粮地,凭借优越的气候条件,一年可以做到两熟甚至于三熟,在南洋地区更是可以做到两年七熟。

现在之所以在大明这边并不是很受重视,那是因为这些地方的人口少,一直以来都是属于岭南之地,瘴气横生,人口相对较少。

在医疗技术落后的年代,移民到这些地方,往往很容易就生病死了,故而很多人都不太愿意移民去这些地方,更愿意去凉爽的辽东,辽东这边土地肥沃,疾病少。

可是现在大明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连青霉素都出来了,这些地方的开发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

“嗯~”

弘治皇帝仔细的听完也是直点头,再来到世界地区上面,看着大明帝国庞大的版图,也是在上面圈出一些地方来。

其实还有一个地方是非常适合种植粮食的,那就是北黄金洲的大平原地区,这地方也是全世界是三大黑土地之一,土地非常的肥沃。

关键是这里的土地也非常的平坦开阔,很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

但是黄金洲这里目前人口稀少,而且大平原北部地区没有任何的山脉阻挡,来自北极的寒潮可以直接从北到南一直蔓延到蓬来湾这里。

在小冰河期时期,在大平原上发展农业的话,还是有很大风险的,只可以在南部地区来发展农业。

再者从黄金洲运粮食回大明本土的话,运费太高了。

最好就是在本土这边多地开花的弄产粮地,这样才可以充分的保证大明的粮食安全。

“这南洋的甘蔗还是少种一些,多种一些粮食才行啊。”

弘治皇帝看着南洋地区的众多岛屿说道。

一直以来南洋地区都是大明最为重要的蔗糖产地,这里的种植园基本上都是种植甘蔗、橡胶这两种经济作物。

南洋地区的蔗糖不仅仅供应大明的需求,而且还销往全球,满足全世界对蔗糖的需求,蔗糖的价格一开始的时候非常的高,利润极高,这极大的刺激了南洋的蔗糖产业。

后来随着规模越来越大,蔗糖的价格也是一直下降,但即便是如此,种甘蔗的收益依然是相当不错的,南洋地区的种植规模一直都很大。

“陛下,南洋地区的甘蔗种植已经有多年的传统了,并且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一时半会想要改过来也是不太现实的,但粮食价格上涨的话,自然是会有更多的人种植粮食的。”

“更何况现在我们大明的粮食依然是非常充足的,我们只不过是在担忧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刘晋一听,笑着说道。

直接用命令显然是行不通,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的。

大明粮食价格便宜,种植粮食无利可图,有选择的情况下,南洋的种植园主自然是会选择种植效益高的甘蔗。

你直接说不让种甘蔗,这显然是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会听你的才怪。

更何况,现在大明其实也没有到那一步,非得说禁止甘蔗种植改种粮食,现在大明的粮食依然是非常安全的。

弘治三十九年粮食大丰收,这一年产出的粮食足够吃上好几年了,无论是老百姓的粮仓,还是朝廷的粮仓,现在都已经爆满了。

“真要是出现粮食不足的情况,这南洋还是要改成种粮食的。”

弘治皇帝点点头,他去过南洋这边。

南洋热带气候给弘治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是冬天的时候,南洋这边依然温暖如夏,无论是种粮食还是种蔬菜水果什么的,都是非常合适的。

现在大明本土这边是冬天,大量的水果蔬菜可都是从南洋、琉球、琼州岛、交趾、象林运过来的,纵然是在冬天,大明人依然是可以吃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那是当然,粮食安全才是我大明最为重要的事情。”

刘晋郑重的点点头。

当刘晋和弘治皇帝在商量着可能出现的饥荒,商量着扩大粮食种植,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时候。

远在地球另外一边的欧洲这边,此时此刻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

从英伦三岛到地中海的意大利,从西边的葡萄牙到东边奥斯曼帝国这边,从北面的维京海盗到欧洲南部地区的法兰西、地中海等等地区。

整个欧洲此时此刻都陷入了一场饥荒之中,粮食短缺,饥荒蔓延,再加上冬天寒冷的肆虐,整个欧洲都在经历着一场煎熬,而导致这场饥荒的,不仅仅是天灾,更是**。

PS:求票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