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屋 > 其他 > 大明镇海王 > 第2017章,闹吧,死命闹吧

大明镇海王 第2017章,闹吧,死命闹吧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9-09 12:56:40

.qb5.ac,

大明皇宫金銮殿,弘治皇帝和群臣正在上早朝。

“陛下,新学学校所授之内容多为旁门左道,奇巧yin技,强枝弱干,非长久兴盛之道,臣恳请陛下下旨要求新学所授课程之中需大量增加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并且加以严格的考核。”

刘晋、王守仁走了,守旧派翻身了,朝堂之上对于新学的攻击就开始变的勐烈起来。

前几天还说着要让部分的新学学校转为书院、私塾以便来扩大儒门,让更多的人读圣贤书,成为儒家子弟。

今天又在这里嚷嚷着说要对新学的教学课程和内容进行改变,要求增加更多的儒家典籍之中的内容,并且还要加以严格的考试。

这摆明了就要拆台新学,让新学成为传统旧学的附庸和从属,对于新学的壮大,他们其实早就已经看不顺眼了,恨不得直接一巴掌拍死新学。

但是新学现在的学生群体实在是太大了,每年都有上百万的学子入学新学,整个新学各个阶段的学生加起来在读的都有一千多万,并且20多年的时间前前后后已经毕业了近2000万新学学子。

如此庞大的人数和群体,远超过旧学的人数。

尽管新学的人基本上都是社会的普通民众,极少有当官的,即便是有也是小官小吏,貌似不如旧学的人有影响力。

然而这样的一个庞大群体,他们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他们是组成大明社会中产阶级的支柱。

身影遍布于大明的工业、农业、商业、海洋贸易、商行、军队等等诸多的领域,是大明真正的中产阶级。

并且和以往目不识丁,什么都不懂的普通老百姓不同,这些人可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并且还善于思考的新时代大明人。

他们从小都是看着报纸,读着新学长大的,或许在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方面是不如传统的旧学读书人,但是在其它方方面面都要碾压传统的读书人,他们知识面更广,眼界更加的开阔,同时又往往见多识广。

真要是一巴掌的拍死新学,估计着整个大明都要爆发巨大的动乱,到时候,以他们的强大力量,指不定分分钟就反过来拍死了旧学都是难说的。

旧学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掌握着朝堂,拥有话语权,所以要循序渐进,一步步的逐渐的将儒家学说的影响力渗透到新学之中去,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又要保持住旧学现在的地位,继续垄断仕途。

要求新学这边增加四书五经的内容,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步,将来最好是能够让新学这边也跟科举考试差不多,用八股文的方式来控制和约束新学。

“陛下,臣也支持张翰林。”

“新学虽然有不少的可取之处,然其在效忠君王、伦理纲常、治国安邦之道上尚有欠缺,理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学习,我儒家之学说乃是万世治国安邦之道,是正统之学说,历朝历代都是国本。”

“新学规模浩大,学子众多,理应加强正统学说的传授,让更多的学子上知报效君王,下知君臣父子纲常。”

又有大臣站出来抨击新学。

旧学的人一直以来都自诩为正统,什么历朝历代都以儒家治国,以儒安邦定国,是国本什么的,对于新学那是怎么看都不顺眼。

还分成了各种各样的课程,专门学一些旁门左道之类的,简直就是旁门左道、奇巧yin技,丝毫没有什么治国安邦之类的学说在里面。

弘治皇帝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心里面早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新学怎么样,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大明这些年来的迅勐发展和新学是密不可分的。

旧学或许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是治国安邦之道,历朝历代都是正统,然而朝代在不断的更迭,没有千年的朝代,却是有千年的儒家。

历朝历代重视儒家,然而还不是一样要经历衰亡。

大明也是如此,原先的大明内忧外患,百姓困苦、贫穷,稍微有点灾荒必然饿殍满地,烽烟四起。

要不是刘晋主导的新学不断发力,提高了大明的生产力,强大了大明的军队,不断扩张获得更多的土地、资源和财富来反补大明的话,能够有今日的大明?

朝廷是不需要那么多人当官做臣子的,现在新旧之分就已经很不错了,旧学读书是为了当官,新学读书是为了能够有一个好工作,能够研究现有的各种自然规律,提高生产力和工作效率。

难道非要分个你死我亡才甘心吗?

真的到了那个地步的话,这大明必然会动荡不安,到时候儒家未必就真的能够战胜新学的,因为新学它已经强大起来,涉及方方面面了。

一个接一个的大臣纷纷站出来,不断的抨击着新学,对新学指指点点,要求新学必须进行改变等等。

不过这些大臣都是一些御史、翰林之类的,杨一清、杨廷和、蒋冕、毛纪、梁储等大老一个个都没有开口。

其实嘛,他们心里面也是门清的很。

新旧之争虽然关系重大,但也并不是完全的水火不相容,其实朝堂之上的这些守旧派官员更多的还是想着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来打击实干派的官员,同时为各自背后的群体利益服务。

实干派的这些官员除了掌握大全之外,往往背后也都有着庞大的利益群体。

像刘晋自己本身就是大明最大的资本家和殖民者,拥有大量的产业,麾下的工厂、商行、殖民地等不知道有多少。

此外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等也都是大明的大资本家和殖民者,都有着极其庞大的产业,他们的产业遍布大明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还都是领头羊的存在。

本身来说,因为跟着刘晋,起步早,发展快,最早享受到了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的红利,现在又是享受着工业革命的红利。

可以说实干派的人目前是占据着大明最多的利益群体,拥有最庞大的产业。

守旧派的官员以及背后的群体呢,他们因为起步晚,一开始死守着家里面的一亩三分地,还想着靠以前的耕读传家的方式来延续。

然而在时代的滚滚潮流之下被冲击的体无完肤,粮食价格大跌,土地价格大跌,大量的贫苦农民移民海外和关外。

这对于传统的士绅阶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传承和生活。

等到他们缓过来了,想要改变的时候,发展自己已经落后于人,想要赶上就很难、很难了。

但传统的士绅阶层,他们又是最善于利用权力来为自己服务的,现在好不容易翻身,掌握了话语权,自然是要借此机会来打压新学的同时来争夺更多的利益。

说到底争来争去还不是为利益。

很多的大臣为什么会成为实干派的官员,还不是因为他们也跟着刘晋尝到了时代的红利,自然而然也是要维护住现在的一切来。

朝堂之上,守旧派的官员在抨击新学。

朝野之外,旧学的书院、私塾等旧学学子们也是被振奋鼓舞,纷纷成群结队的跑到新学的学校去闹事。

帝国理工学院、帝国大学、京城机械技术学院等新学代表的高等院校自然而然也是成为了这些旧学学子们攻击闹事的对象。

一时之间,在一个个学校的大门口这里,新旧学的学子们吵闹不停。

“你们新学就是旁门左道、奇巧yin技,看看我给你们出的对联:新学、新学,美其名曰学,实则男盗女娼,旁门左道、奇巧yin艺,乌合之众,难登大雅之堂!”

“你们新学要是有人能够对出来的话,我们立刻马上就走人,再也不来你们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理工学院的大门口这里,一群旧学的学子带着一副对联的上联直接在校门口堵路,对着群情激愤的新学学子嘲讽起来。

简单的一个对联,直接就讽刺了新学里面男女一起教学,没有进行区分,这严重违背了大明传统的男女大防的思想理念。

又讽刺新学学的东西杂七杂八,什么都有,关键是学了之后都还不能考科举做官,永远都是处在底层的乌合之众。

杀人诛心也不过如此罢了。

其结果就是引来了新学学子的一顿拳脚伺候,新学的学子玩对子,玩文字游戏什么的肯定是玩不过这些旧学的学子。

但正所谓能够用拳头说话就别用嘴,一群拳脚伺候,顿时就揍的旧学的这些学子们鼻青脸肿,一个个赶紧落荒而逃。

然而今日挨打,明天又有旧学的学子过来闹事,这次的人数还更多了,似乎想要找回昨天的场子一样,也非要和新学这边挣个高低之分。

只是旧学的学子人数远远不及新学的人数,你来的人多,新学学校里面的人数还更多,昨天打完,今天接着又打,又是一顿修理,又打的很多人鼻青脸肿,让这些学子们直呼。

动口不动手、有辱斯文、野蛮粗暴、不识教化和礼数等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