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屋 > 其他 > 大明镇海王 > 第1918章,这就要当爷爷了?

大明镇海王 第1918章,这就要当爷爷了?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7-20 13:01:36

.qb5.ac,

又是一个周末,刘晋正在大明电气商行这里视察,看看大明电气商行的运行情况。

“刘公,目前我们整个京城已经有超过1万户使用上电灯了,并且目前还在以每月几千户的速度新增,我们电厂的发电量很有可能在下半年的时间就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用电需求了。”

曹览向刘晋汇报起大明电气商行的情况来。

电灯自从推出一来就迅速的在京城这里火爆起来,以其更加明亮、更加便捷、更加安全等诸多的特性,也是迅速的就成为新的市场和主流。

只是因为安装电灯的费用实在是太贵了,目前来说只有有钱人才能够用得起。

“嗯,线路的架设情况呢?”

刘晋满意的点点头,现在已经是弘治三十年的三月了,这电灯从去年年底的时候推出来,到现在也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已经突破了1万户的使用数量,这还是可以的。

“目前京城地区,我们已经实现了全区域的覆盖,京城的每一个地方都可以安装电灯了。”

“现在也是已经有不少普通的家庭申请安装电灯,用电量最大的是那些工厂、商行和商店,尤其是工厂、商行,有些工厂现在都已经开始实行两班倒的工作制度,一天24小时不停歇的生产。”

“订单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就生产不过来,我们电灯的出现,正好让他们可以在晚上的时候也进行加班,故而工厂的客户是最多的,大大小小的工厂都来找我们安装电灯。”

“我估计京城这边,在未来至少可以有大几十万户的用户,需要的用电量将会非常庞大,我们需要在新增几座大型的发电工厂才能够满足京城的用电需求。”

曹览这段时间以来也是非常的忙。

电气商行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不仅仅是需要管客户用电的事情,相关电灯、电线等等工厂的生产也是一样需要忙。

另外电气商行可不单单是要在京城这边发展,还需要向大明各个地区发展,在各大城市开展业务。

这给大明电气商行带来了大量的事情,工厂需要不断的扩产、发电厂需要扩产,员工的数量需要不断的增加,还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等等。

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同时刘晋的要求也很高,这些业务要做,但电气相关的科技也是要发展的,比如电机的研究,这东西是使用电来驱动的,具有非常重大的一样,目前也是有很多人在研究这个电机。

以电相关的诸多科技也是得以迅勐的发展,大明电气商行就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甚至于刘晋还想着成立一家专门研究电相关科技和技术的高等院校,估计着到时候这个事情又是要交给自己来办。

想到这些,曹览也是一脸的疲倦,实在是事情太多了,有些忙不过来了。

“嗯,天津、淞沪、南京等这些城市的业务开展的怎么样了?”

刘晋满意的点点头问道。

“目前我们也是已经在大明各主要的大城市成立了分行,开始在各大城市这里建设发电站、架设线路,其中天津和淞沪的进展是最快的,预计到五月份的时候,天津和淞沪这边就可以开始用上电了。”

曹览连忙回道。

电这个东西,它现在是大明电气商行在做独家的买卖,除此之外别无分号,整个大明庞大的市场也只有大明电气商行在经营。

其他人虽然也是眼红大明电气商行的巨额利润,可是却也有心无力。

首先玩这个电气,投资是非常大,又是发电厂、又是线路,还需要生产电灯等等,一整套的东西,投资非常巨大,即便是单独投资某个领域,也是需要大量的资本。

另外这东西最关键的还是技术,没有技术的话,你根本就玩不动这个电,这就又关系到人才的事情上了。

这所有的新式高等院校基本上都是刘晋在出钱兴办起来的,新式学校毕业的学生也都愿意进刘晋麾下的产业做事。

因为刘晋麾下的产业,工资待遇高、福利好、节假日之类的都不会少,是妥妥的良心东家,而且里面也注重技术和创新,学新学的人有发展的空间。

很多新学毕业的学生都已经成为了刘晋麾下产业的中流砥柱,是重要的管理层,技术人员等等。

其他人想要去这些新式学校招人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没有这些人才,还怎么去玩电气?

当然了,这仅仅只是开始,现在时间还短,大家对电气的了解程度不够,伴随着大家对电气的了解,自然而然会慢慢的有人涉足电气商行相关的领域。

这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可以衍生出来的产业非常多,足以带动大量人口的就业。

看看后世的电气相关的诸多庞大产业就知道它的巨大潜力了。

现在大明电气商行独享这个市场,那自然是忙的不行了。

“嗯~”

“要尽快在我们大明的所有大中城市开始分行,让更多的人用上电。”

“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去研究电相关的技术,研究出更强大的发电机来,生产更多的电,研究出强大的输电技术来,这样就不用到处建发电厂了。”

“研究出更多的电器来,让电的用途更加广泛,同时要注重安全,普及电气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刘晋点点头,也是给曹览这边下了电气商行未来的发展指引和方向。

电气可是大买卖啊。

后世我们的电都是国家经营的,很多人可能感觉不到它到底有多赚钱,但在国外却是私人所有,往往都是极为重要的资产,是不会轻易转让、出售的。

这大明以后发展起来了,这大明电气商行能够在大明这个巨大的市场当中占有较大份额的话,这以后就会源源不断的为自己赚取财富了。

电气也就是前期的投资非常大,需要假设线路、投资发电站等等,但是等这些做好了,以后就可以慢慢的坐着收钱了。

这跟自然水厂差不多,都是收益非常稳定,又没有任何风险,关键是还长期都要的买卖,这种买卖才是大家最喜欢的买卖。

“是,刘公~”

曹览也是郑重的点头。

刘晋总是能够高瞻远瞩,提出发展的方向了,如果是换成其他人,估计着现在所想的就是如何拥有更多的用户吧,毕竟安装一个用户的收费可是相当昂贵的,大明电气商行仅仅是安装费这一块就赚的盆满钵满了。

但刘晋不一样,注重大局面的布局,注重科技和技术的发展,为将来布局,而不是局限于现在的一切。

这也是刘晋麾下的诸多产业总是能够迅勐发展的原因,因为布局足够大,又重视新机器新科技的运用,重视人才,所以各个产业都可以飞速的发展。

再加上大明此时此刻本身就出在了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双风口之中,自然而然也就飞了起来。

视察完电气商行,刘晋也是慢慢悠悠的回到自己的家中。

现在的小日子还是很不错的。

大明蒸蒸日上,事情少,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多的事情需要操心,每天的早朝甚至于都到了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讨论的地步了。

没办法,这大明并不是说真的就风调雨顺了,这每年依然还是有很多灾害发生的,不是地震就是水灾、旱灾、蝗灾的什么的。

然而现在各种各样的灾害对于大明来说,影响力已经变的越来越小了,拥有广袤土地、众多产粮地、高产作物、大量铁路、公路交通、又有汽车的大明。

纵然是一个地方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干旱,朝廷也是可以迅速的调集粮食过去,灾荒之地的人即便是什么事情都不做,坐在吃上几年都没事。

来个连年灾荒问题都不大,毕竟现在高产的作物很多,地瓜、玉米都是耐寒的,即便是用肩膀挑水都可以满足它的生长需求。

更重要的是大明的辽东、河中、黑土、南洋等省的粮食产量都很大,运输又越来越方便,工厂也是越来越多,这老百姓有工作又不愁粮食吃,纵然是灾荒也不会出什么事情。

小日子舒舒服服的刘晋刚刚回到家里面,李贞就带着陈雪和刘达走了过来说道:“相公,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要当爷爷了。”

“啊?”

刘晋一听,顿时就微微一愣。

这就要当爷爷了?

自己才不到四十啊,这就要当爷爷了。

“今天早上才发现的,大夫说已经有2个月了。”

“要不我们就让陈雪在京城生完孩子之后在出发前往南非吧,在京城多待一段时间吧?”

李贞看着刘晋微微有些惊讶的样子,也是笑着说道。

“对,对,多待一些时间,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孩子生下来再说。”

刘晋回过神来,也是连忙点头表示了同意,接着也是说道:“陈雪,你赶紧坐下来、坐下来,别累着了。”

“是,公公~”

陈雪乖巧的坐下来,现在可是一脸的幸福。

PS:大家身边最早当爷爷奶奶的多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