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屋 > 科幻 > 出笼记 > 10.16章 等决心的卫铿

出笼记 10.16章 等决心的卫铿

作者:核动力战列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6-05 08:12:54

.qb5.ac,

此时潘多拉位面,卫铿的数量很庞大,足足46万个体。

按照统伐区现在的人口比例来看,八个人中就有一个卫铿。但实际上,在近年来,统伐区的各地,卫铿的比例看起来像逐步下降。

在158年后,随着统伐区宏观调整,各个工厂中的技术指导,军事的基层士官,以及城市的规划管理,一个个卫铿都快速调走了,这些岗位留给了新人们成长、把握。

唯一可以经常看到卫铿的地方,就是学校、研究所这些对专业素养要求高的工作岗位。哦,这里的食堂,烧菜的岗位也常有卫铿。

在统伐区,卫铿实质数量增多,但普通居民看起来减少。就和近古时代的国民收入,看起来总数增多,大家感觉却在减少的道理一样。

分布不均匀。

统伐区现在打下来的范围多了,空间广大,有不少地方可以集中安置大量卫铿。

荆州,这里就差不多有18万卫铿。而除了交通部和科研部少部分人会来这里。统伐区大部分民众,是不与这里接触的。

而作为含“卫”量如此众的领域,正在实施的应用科学也是“超前卫”未来探索。

只是与建邺相比,这里工程对统伐区内的所有相关六十个科研部门,以及数百个单位都是公开大部分论文数据的。

统伐区现在的领导班子知道卫铿在这里搞什么,也给荆州开放了大量支持。

这里进行的是“超意识载体”项目,简称“超体”

现在统伐区在各座城市的光复行动中,运用了“离子炬”,制造出了超氧化性的环境,让所在范围内的大片生态枯死。

这样的打击,就如同太古生物时期,厌氧生物所盘踞的菌毯区域有朝一日暴露在氧化性大气上,一下子灭亡了一样。

过量的氧气,对于无法承受的物种来说就如同毒气。但是一旦生命适应了氧气,那就会发生变革。

泥炭纪时期,是海蝎子和鹦鹉螺们陨落的时期,却同时是脊椎类当家做主的时期。

脊椎类们掀起的游泳革命,一下子在力量、速度、敏捷上淘汰了走外骨骼机甲路线的渣渣。

卫老爷的研究思路也就是这样的,如果人类的细胞,能适应‘离子炬’的强氧化性,并且得到了强还原性的能量供给。注:大部分沼气池中散发的生命辐射就是强还原性波动。那么是不是可以一秒钟思考对手一天的量!

在目前的设备辅助下,经典案例就是王晓龙和秋孟非的对抗,那场生命辐射对抗只有五分钟,却让双方的碳基躯体都到达了极限。但如果,在生命能量的层次上彻底拉高一个档次呢?

空扭位面中,让卫铿明白了一个道理,同种模式下的内卷,自己这个中人之姿只能卷到中游,只有跨时代突破才能淘汰掉那些“大山”。

朝着“更加高能”演化的想法,在卫铿放走素凌霜的时候就闪烁出来了。具体是什么时候闪烁的——各个时间线上不一样,并且那时候监察系统直接失效了。

素凌霜在阐述使徒时声称,使徒是占据了,所有传统碳基循环圈,各项有机物种类的大头,产生了对应元素的频段共鸣。

简而言之就是,使徒们占据了所有的有机物循环的“分矿”。

卫老爷的崛起,带来的全球有机物的循环体系重新变化,势必会和使徒们抢夺有机物频段控制权。也进而会抢夺大片的地盘。

这时候,卫铿就想啊:“要占领所有碳基生物圈,盘下地球所有表面积生态,才能弄死这使徒嘛?这太麻烦了。”

卫铿:“像虫子一样抢地盘,哎,怎么感觉太麻烦了。我让我的有机物应用效率进行革命,在效率上是旧生物群落的数十倍、上百倍。质变能压制量变。那么哪怕只占据星表十万分之一!选你们(使徒)哪个出来当菜啃,还不行了吗。”

“超氧化生命呼吸”科研,在158年开始了。

在研究的第一周期,大约前五个月左右是通过离子炬将氧化性提高两倍,同时将还原性提高了五倍。虽然这样设计的确能提高信息处理和输出的能力,但是让卫铿意识到了人脑结构局限性。

脊椎类大脑起飞,是基于中轴对称的,这样确保了全身的供氧量,以及最有效的神经布局。

要设计更高效的大脑,必须采取中心对称。

大概是在161年下半年,一个最初级碳基超算结构被设计出来了。

所以这个大宝石的结构树立在基地上,而周围对称分布着还原性放射塔,在此结构正上方则是架设了一个铁塔。铁塔的氧基反射面,将离子火炬的氧化锌聚焦在“大宝石”碳基结构上。

而相对于那些城市被冷焰灼烧下,有机生命衰弱的场景。

这个大宝石结构散发的却是呼吸一样的生命脉动。周围空气发出炫彩的光学折射,这些光学折射以水波一样波动。(这一切仿佛回到了潘多拉场早期降临的场景,光学电磁都被折射))

当大量碳基频段发送扩展,整个周围所有树木一下子崩塌(多糖类纤维瞬间水解)。有机物的能量被抽空。而分布在周边玻璃筒中糖罐,这些直径三四十米的容器内,糖浆正在翻滚冒着二氧化碳气泡。

数分钟后,在中心碳基运算体系稳定,这个作为“超级大脑”设计出来的存在,此时闪烁着白色的光芒,如同火炬一样闪耀。

在一旁的观察平台上,罗红星对卫铿问道:“成了?”

卫铿没有正面回答:“目前,只能传输一些定式思维,没法连贯。一闪一闪一样。”

此时卫铿正在对接这个记忆载体,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在思考输入的定式思维时——

例如数学记忆,无数代表数量的小棋子增加示意图,是卫铿的独特数学思维。

这个需要两三分钟完成的画面构思,可以一瞬间构建。但是要切换成颜色拼接像素构图的这个切换过程中,需要半个小时才能转过来。

进入状态,唰的一下脑力如同闪电,但是进入状态很难。

这就像做考试卷一样,会做的嗖的就做下来了,不会做的,卡住了卡半天。

这是因为这个思维还无法连贯,所以按照卫铿自我评估:目前这个装置只是实验装置。

罗红星看着卫铿阐述的资料,默默记录。

卫铿有些奇怪,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问道:“你还保留世界其他时间线吗?”

罗红星微微一顿,点了点头。

卫铿恍然了:“哦,难怪你现在在记录我的东西”不过卫铿随后转念一想,其他潘多拉时间线流速很快,部分科技应该是比自己现在要高啊!随后再度将疑惑转向罗红星。

罗红星凝视着卫铿:“其他时间线上没有你的投射,走得很艰难。”

罗红星记录的手有些抖,这是因为,卫铿眼下成功推进,让他激动起来。使得他对原本放弃的某些时空,重新燃起了希望。

例如罗红星,现在就想起了,那些以卫铿初期潘多拉穿越为基本盘,开出的时间线。

在那些时间线上,纵然一开始恢复了人类文明,但人类最终还是在中兴一千年后,走向了终产。

那些时间线上,数十个地球人类家族,垄断了人类与所在生态的基因数据。

而一旦完成终产后,这些时间线最终在而后数千年的战争中彻底覆灭,迄今时空管理局的记录中,只有极少数时间线人类文明还算是苟延残喘存在于主世界观测中。

罗红星希望能得到“元祖人类”(卫铿)如今的步伐,能给那些末日时间线人类重新走出光明的启示。

卫铿现在研究的,人类碳基高能化的“离子态呼吸”,其实在其他时间线上,几千年后也被发现应用。

只是一个“现象”在早期文明时代以“科技”开启认识,和种族衰落时期被“应用”,这是两码事。

同样是卫铿开了人皇历史线开头的一些弱势历史线,人类在种族末期“应用”,是让人类直接走向了星际虫群的道路。

在罗红星所在的其他历史线上,未来人类数个家族进化出了蠕虫级别超氧化有机舰队。

但是这些终产的家族势力中培养的少数人类,在潘多拉场中的碳基意志不够辉煌,在将自己细胞超氧化条件的进化下,会被困在各种堆砌中难以存续,不够坚定自我“意识”。最终和这些有机舰队融合,变成真正的星海虫群。

最终这些家族走上了吞噬一个个星球“有机物”的道路。

“意识”这种东西,没有物理量直接判断其强弱,甚至人类自己也无法直接感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意识”是存在的,决定在时空上“展开有序信息”的规模。也就是“文明、智慧”有效的试错,堆积复杂信息。

有人说,一亿只猴子不断敲打键盘,那么有可能会敲打出一部莎士比亚大全。但事实上大部分猴子都只会去敲打单一的按钮,因为不断敲击多样性信息按钮耗费的功夫,远比敲击一个按钮要大。

所以也就是,“如何敲击不同组合按键”这个门槛就很难突破。别说猴子能敲出莎士比亚,能敲出一段一百有序字母的话都很难。

这个猴子群中缺乏“有效试错”的意识,这个缺乏绝不是宏观数量可以弥补的。

潘多拉位面上,那些缺乏卫铿的下游历史线上,那些自诩不凡的历史狂人们,其实还是凡人。

这些狂人只是在执掌大量继承的科技造物后,才掌握了地球碳基网,但这些肤浅的地球后裔们并没有经历过卫铿这种从原初开始,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未知,总结对错的过程。

他们将自己的意识对接在了高能有机物中,每一步的前进过程中,不知不觉绕过了大量“难度过高”的项目路程。

换而言之,他们经历过真正的挫折?他们感受过部分个体在面临绝望后,将最后希望传达给其他自己的感觉吗?

卫铿有这种感觉,并且在再此应对挫折的时候,会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处于在茫茫前行,但最终将会探索出全貌的过程中—这就是意识强大带来的不可描述的感觉。

罗红星看到的那些诸多时间线上,人类末代后裔们,能够完成的高碳基有机生物,最终都是“虫子”。

这些“高能碳基有机物的虫子”很强大,能够变成虫群核心,但是没办法完整承载人类发展时,留下的“人性”。

当最后一个人类孤零零地在宇宙中,选择意识融合于这样的碳基造物,却无法将自己作为人类的复杂情感融入进去,最后变成了星海中的虫群。

罗红星本以为,人类在接触潘多拉场物理规则,文明走到最高点的末日也许就是这样。但是他看到卫铿,至少超前了十五个世纪,开始摸索碳基高能状态时,他愣住了。

而且让他更加愣住的是,卫铿的试错规模是不一样的,上来就试错了超高复杂的道路。上来就直接就挑战最复杂的蛋白质分子制造折叠。

人类身体有十万种蛋白质。这样的数量代表着人类复杂性。

罗红星观测的潘多拉其他历史线,任何一条时间线上,人类文明末期都是对可能的蛋白质进行了筛眩

因为太过复杂的蛋白质,在超氧化下保持稳定也就是最困难的。面临的攻坚难度太大,所以要放弃一部分。所以同样是“高氧化生命”,放弃了复杂结构,追求于“容易复制”“便于恢复”,就变成了虫群体系。

而卫铿当下所入手的呢?人体所有的蛋白质在攻坚,人体无法自主产生,但是被当做药物应用于人体的,也在攻坚。(卫老爷:那些未有的蛋白质,如何在身体上反应活动,这是为未来留下余量。)

现在系统可以确定的卫铿时间线,一共六千多条。

平均每条时间线上十万多个卫铿,以思维并联的状态,在进行着复杂的思考。根据系统可靠的记录,各条时间线上卫铿还在进行复杂的交流。

同样是君王的罗红星意识到了这是什么!

别的历史线上那些文明残存体可能做不到,但是已经与这个位面高度融合的卫铿这股大意识,是不一样的。

蠕虫能在岩石上腐蚀的信息量,永远无法和人类雕刻相比。

同样的科技知识积累,同样的设备,同样的思维认识。貌似定义了文明的标准,却无法定义文明盛、衰。

潘多拉历时代人类,是最朝阳的时代。而罗红星那些历史的末期人类文明是垂垂老矣,无法耐心投入,为长久投入精力。

“君王”级意识,就是一个位面现象的神祇。

哪怕短期内,这是看起来最简单的形态在一点一滴地行动。其做的事情,是其他“弱者”们无法完成的奇迹步行。

卫老爷不知道罗红星现在怎么对自己评价。

卫老爷目前的研究,一开始只是为了缔造“这个位面的精神力”。但是这项技术,越研究与原先的目的越不同了。

卫铿凝视着这个“离子化呼吸”的生命装置,喃喃道:“就算凑齐了所有的蛋白质在强氧化性下的变化数据,还是欠缺了‘生命整体协调运转’的信息,才能获取连贯思维能力,以至于让自己意识入驻禁区。

而高能态的生命躯体,想要对‘整体运转的信息’的获取,这是要——缔造一个人类星空形态?”

卫老爷皱了皱眉头。已经预料到这个技术发展,要付出的代价。

发呆了足足七八分钟。

吐了一口气后。

卫铿发觉了自己不知不觉中所能看到的“目标”,有感于这是天降大任,不由自嘲道:“意志力无比坚定的强人,能够忍受粉身碎骨,嗯,会毫不犹豫地实施的目标,我是中人之姿,自然会犹豫,除非有先决条件刺激觉醒。”

例如一条两米宽的悬崖,卫老爷这样的人,是怎么都不敢跳的,但是卫铿知道,如果身后有人拿刀子追自己,自己会奋力一跃。

人呢,苟且一辈子,亦或是奋力一搏,就是与决心相关。

卫铿自我明白,普通不能再普通的自己躺在舒适圈中,是绝对不会有推动人类前进的大决心的,自个儿就是一个米虫。

而卫老爷的危机感,往往不选择做一个高贵的米虫,而是时常摊在普通人中。所以总会遇到一些,一些让自己从安乐乡中愤愤不平,蹦起来轴的事情。

卫老爷:“现将基本功准备好,未来迟早有蹦上来的机会。”

“嗡嗡嗡”,远方飞机降下来了,这是曾淑妭的团队,前来确定“强氧生命体”技术链的队伍。

原本口中“我很懒,担不起”的卫铿凝望着他们,目光从有犹豫,变成了“人性化”坚定。

卫铿:“担不起,也得担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