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屋 > 科幻 > 出笼记 > 1.23章 最大余量的准备

出笼记 1.23章 最大余量的准备

作者:核动力战列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3-21 15:23:41

.qb5.ac,

面对清单上的物资,卫铿突然觉得自己先前的筹划可以撕了重来。

例如武器装备方面,卫铿原本想要全面换装,但是看到清单上的物资后,

卫铿发觉自己选择300日为代价的兑换后,在应对吉安城的威胁上,就不再是“短期内发起一场高烈度阻击战”的单一选择。而是可以进行长期的消磨作战来反敌入侵。

如果单纯从保卫根据地这一目标出发,而不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采取游击战更可以减少伤亡。

所以武器装备要重新选定。

首先重火力要有,60口径的迫击炮管子要来八个——这个需求不变的,这是卫铿一开始就要选的,没有这个,卫铿就得搞没良心炮。轻机枪方面配备个三挺,因为子弹补充方面问题有些困难,所以多了也没用,只是解决有无问题。

但接下来呢,几百把突击步枪的打算直接被裁掉了,取而代之是少且精的装备。

游击战环境需要夜晚作战,红外夜视仪来个五十套,来一套太阳能充电板,嗯,附带有一吨重的小型锅炉发电机组,和一系列变电设备。

至于主武器,来四十把高精狙,匹配四万发专门的子弹和备用枪管。而该狙击步枪的枪管寿命按照出厂标准的记录是两千发。

似乎,差不多就足够了。

至于其他运载量,其实就是以进一步为生存提供保险做准备。

化工设备必须得换,卫铿自己拼装的化学反应釜一天只能生产二十多公斤硝酸,而且味道太冲,一些结合的缝隙,自己用黏土树胶封闭只能堵住一小会。

现在要进口一套标准化小型设备,也就是现代工艺的土法设备,上面有温度计压力表。

另外不断萃取草木灰获得碱太耗费人工,顺便要了一套氨气生产设备和一套简易的侯氏制碱设施。

再者是来一套煤气发生器,炼钢小平炉,还有更好的子弹定模器,以及轧钢设备。

外面铁轨上的那些钢,卫铿还在惦记着。虽说游击战作战中,重点就是那四十把高精确狙击枪,由前方不断轮换使用这些武器装备。

但实际上,每个人身上都配一杆枪还是有必要的。万一可能大规模作战呢?手上有枪心里不慌,现在居住地都是土墙壁垒,听到外面的动静,有枪和没枪的心态差异,卫铿最清楚了生产组的自己。

至于剩余的空间运载量,卫铿要了足足四千个轴承环,还有大大小小的蒸汽机核心零部件。

生产设备,人员,以及基础交通建设三项结合才算是生产。

卫铿知道附近区域的小矿场,所以缺的就是运输能力,在这个位面的卫铿试着用扁担来挑运,自己大概将五十公斤的货物运个一公里肩膀就感觉骨头要磨碎了。后来用了独轮车能将两百公斤的货物运到五公里外。独轮车没有轴承环,轮子和前轴摩擦在转动时,会发出非常大的咯吱咯吱声。卫铿推这东西的时候,开始怀念自己以前不屑一顾的工地推车。

轮子就代表运输力,能承受轮子转动时摩擦的零部件,就是运输行业的战略零部件。但那两个凹钢环和钢珠,看起来简单,却只有现代工业能造出来。

有了运输力就能将挖掘出来的土块轻易搬运,沿海的卤水生产就不用简陋的铁锅来煮了。效率成百倍的提升。

有了运输力,几十吨的砖块就能从城市废墟运到居住地河流附近,连带着丛林水运的木头,组成烧炭场,和石灰窑。

有了运输力,丛林中捕杀动物就不用当场拆卸放在背篓中背下山,而是可以直接送到山下,皮毛清洗,浸酸,肉撒盐风干,内脏熬煮,下脚料堆肥。处理的更干净。

卫铿挑选了东西后。

系统确定后,立刻给予传送。

在中央场地上,随着卫铿将大量的木头堆积在了场地中央,天空中大气电荷开始围绕着一个点凝聚,很快聚集成了球状闪电,然而紧接着木头上也出现了烟雾,突然出现了熊熊火焰,然而火焰的热能并没有随着空气流动向上跳跃,而是聚焦在球状闪电上。

球状闪电中央的能量越大,紧接着空间开始扭曲,仿佛在不断吸纳周围一切,卫铿也感觉到了吸力,但是意识中有什么一闪,就感觉不到吸力。这个过程中仿佛自己身躯原来是一块磁铁感受着磁力,突然就变成了铜块感觉不到磁力了。

然而地面物质的流动依然在继续,大量细小的颗粒从几百米范围内朝着球形闪电的中央汇聚,而贴近地面处更是有大量的气化物质升腾。

二十秒后,球形闪电分出了一道光面,围绕着一片片立体空间进行着打印,很快,设备的雏形在这能量的一次次扫荡中出现了。

这就是“传送”。

卫铿:所以我当初是这样传送,嗯,打印过来的嘛?

维度中。

白灵鹿取得了卫铿所需的物资清单后,一边控制着“传送”,一边朝着上面进行了汇报。

上级空间部门:“这样安排,他知道吗?”

白灵鹿:“卫铿穿梭者目前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开拓工作,相关报告我会按照章程向他叙述。”

监察者白恒倩:“你现在应该和他知会一声。”

白灵鹿:“这次穿梭,他对我存在信任危机——对我的指派有着负面抗拒的情绪。如果我插入意见,会影响他的工作态度。”

从各种方面来说,卫铿现在的工作规划都非常漂亮,这个嘴上说的是待在这待一段时间再走,但是在监察者看来,卫铿现在在目标位面上搭建的东西,就是准备长期驻扎的准备。

从住宿,用水,粮食储备,弹药生产,以及道路平整方面。

怎么看也不是只待一年的情况,更像是要在这里维持持久的干涉力量。

这个,从卫铿个人思维中,有那么万一的可能,自己的回归可能会被干扰,所以为了防备着万分之一最糟糕的情况,尽可能的长远规划。

而卫铿这边准备越长远,在空间泡中的白灵鹿就忍不住想推动这个任务长远化。而她某些想法这一切的还是要等待时空管理局方面裁决。

而在时空管理局的眼里,卫铿和白灵鹿这个组合在位面探索的队伍中,实在是有点奇葩了,一个是闷头搞自己和自己的搭档冒不出三句话来。而另一个则是在旁边连蒙带猜做位面探索的规划,现在呢,甚至是带上了一点隐瞒。

说是冲突吧,两方也没冲突。没有发生有的队伍中穿越者和监察者都相互不和直接换人的情况。要说双方合作愉快!多少穿越者和监察者之间都存在着超过同事的友谊,卫、白完全是普通网友。

再次审查潘多拉位面的情况后,上级空间经过严肃的讨论,给白灵鹿发来的信息:“观察他这一次战斗的损耗。如果战斗损耗超过其总数十分之一,那么立即安排他返回。”

十分之一是很轻的,卫铿这个意识增量的过程,伤亡三分之一,才算是有伤害,时空管理局对卫铿已经非常保守了

白灵鹿:“收到,但是如果他损耗极低?那么是不是可以”

上级空间:“先观察,后续的事情,我们进行安排。”

如白灵鹿和上级空间的对话内容,其实,并没有什么传送物资之后返回就要被推迟一说。再过十几天卫铿就可以提前返回。

现在投送的设施其实不算是跨位面传送,卫铿在这里生存八十多天意识已经标定了这里所有的物质粒子性质,有这些标定,刚刚那个物质传输直接是用本位面的能量完成打印。不需要消耗多少信息焓。

这就相当于,一开始的登月,送一个水瓶都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发射器寿命,但是登月后,在上面完成建站后,探测好月壤性质,直接在上面捏砖块,在太阳炉中固化,压根就不要什么航天器传送了。

120吨物资不是什么传送上限,而是白灵鹿权限内可调动的信息焓打印规模。

这个,在位面探索任务的某些特殊任务中,监察者理论上是可以宣布战斗模式,给穿越者布置任务的。

地球方面,在东亚十四号引力井中,处于高能量状态开辟的跨维度空间中。

元约对另一位老牌穿越者罗红兵问道:“你怎么看这个情况?”这里的情况是指:卫,白二人在潘多拉位面开拓的决策上有“双头龙”迹象的事。

罗红星:“目前,我方正进行战争,新人组合的问题并不严重,等这次冲突后,试着给他换一位监察者。”

元约道:“说实在的,老卫的孩子,卫锵是我们看着长大的。而这个卫铿,哎,小时候就看他有点闷葫芦。”

罗红星点着潘多拉位面上的情况:“他在这个位面探索办事不也都很麻溜嘛,所以啊,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但毕竟是龙生的,不是耗子下的一窝”

元约挂笑但不再和他讨论这个问题,而是说道:“你下去,小心一点。”

罗红星:“放心,潘多拉位面我去过,只要那里的生命放射被扼制了,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危险了。”说到这,他再一次看了看卫铿现在的生存现状:“我下去后会打通战区的通道”

潘多拉位面,有了些许烟火的卫铿聚集地,在某一件土搭建的大房子内,卫铿在各个工作小组上的代表在此进行信息沟通。

确定冲突不可避免,卫铿开始对这个位面各种势力进行了补课。

在聚集地最中央的空地上,一个黄泥巴捏出的沙盘摆在了中央,这里是以珠三角为中心,周围两百公里的地貌图,其中百分之四十的区域经过卫铿队伍的实际观测进行了事实修正。

第一组卫铿围绕着这个大沙盘拿着侦查人员获取的资料,对这个区域的政治情况进行分析。

人类势力目前在持续衰落,各大城邦在各地自治,不,应当是半自生自灭。整个人类世界目前还是存在几个霸主级城市。东亚大陆这边好像是朝贡制。多个次要城市沿着大江大河对主要城市拱卫。例如长江、黄河流域维持这种邦国的形态。

至于闽越浙一带的城市,其实也想朝贡。因为大河区的核心城市是大破灭前人类科技保存最好的地方,拥有很多更加先进的生物,电子技术。朝贡就可以获得这些宝贵的技术支援。但陆地、海上被各路基因群落封锁交通,让这里的朝贡都很不容易。

除了技术交流联系外,在文化上吉安城这样的城市,内部市长还要来自邦国中心的册封,嗯,任命,毕竟潘多拉场彻底吞噬东亚才一百五十年,大家还需要一个法统嘛。

地区实力依托法统,可以招收驭兽师。而中心城市则是通过给予地区法统的模式,尽可能的统计实际控制区域外的驭兽师的数据。

卫铿对这条信息画了一条重点。

第一:不能出现打了吉安城后勾出来后面的霸主城市派出力量过来干涉这种情况。自己进行军事行动要有一个上限。

第二:不能出现吉安城的某些人到别的区域招过来联合力量,所以——自己的军事行动也必须要有一定底线,至少要打得对方精疲力尽,再无对自己军事冒险的打算。

军事上做准备,经济上也在做研究。

六百米外新搭建“的”密不透风“的”暗室内,码放着一个个砖瓦堆砌的格子,而格子内放着碎木屑组成的真菌培养基。

在这里,卫铿的经济研究小组看着这一团团蘑菇,再度思考着,这玩意能当主粮?

这小小的蘑菇,是现在城邦的经济基础。

人类已经不再是过去地球生态群落的控制者,没有广阔农田供应食物,那么只能寻找其他生态位。

所以吃木头?当然不能直接吃,潘多拉场中,真菌生物的变种能够在两到三天内处理木材。把木头快速分解成更加容易分解的有机物。而人类在潘多拉时代前对真菌还是不能消化的。故,有金针菇能够吃几顿?这样恶臭的笑话。但是人类有生命辐射效应,而这个辐射效应下,人类肠道内的细菌和人类在一个基因群落中。

在大灾难的初期,当饿的实在受不了的人类开始掏白蚁洞穴为食后,随后渐渐的发现,自己能够完全消化真菌。这是肠道细菌群落夺取了白蚁的共生者的基因。

如今该类物质就成为了东亚长江以南地区人类主要食物。

更重要的是这种粮食,有利于储存,并且原材料易得。城邦的粉碎车将周围的大树粉碎,而那种混有孢子等待发育的木屑块,和生石灰封装在一起,需要食用的时候取出来浇水,就能够长出来菌孢。

这种木屑块也叫作“劲块”,因为“劲块”会长“劲子”。

至于“劲块”内混合的可食用菌孢子,是西南人民多次“见小人”(中毒),以身试出来,此等神农行为可歌可泣。所谓“劲块”的劲,按照西南方言谐音‘菌’。

当卫铿听说,劲块上的菌菇有着多种氨基酸,味道非常好,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系统连忙提示:无论哪种‘劲子’都不能凉拌。

当然,卫铿很清楚,食用菌能量密度很低,加之,现在的生产力下,城市内的食盐缺乏,葱姜蒜更是没有,普通人吃的蘑菇绝没有自己能想的那么好吃。

作为工业时代,饮食,衣着物资丰富环境下成长的人,或许对这个时代的人长期食用的某些食物毫无感觉,而这个时代的人也许只是想要二十一世纪的女士在食堂内挑出并废弃的肥肉,熬出猪油拌一碗饭吃。

中午这两个研究小组各自交出来一份详细的报告方案。

伙房的卫铿从河流中弄来了二十多个一斤重的大闸蟹,还有三条大黑鱼。按照卫铿集群内的分配制度,这些东西目前给动脑的自己。

当然这两个小组只吃了三分之一,尤其是那个大闸蟹只吃第一口鲜,当饭吃肚子没有饱的感觉,就喊来体力活的小组的卫铿,按照工作的轻重排队,将其分干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